词性、组合、词长、感情、近音词、近义词、反义词,查词帮助。
表演中国传统戏剧时演员口上所挂的假髯。
英artificial whiskers worn by actors in Chinese operas;
也称口面。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因身分、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
引《北京晚报》1983.2.25:“趟马时他右手绕马鞭左右甩鞭,勒马两层水袖不散,髯口(胡子)不乱。”《人民文学》1982年第4期:“怎么不戴髯口就上去啦。”《新民晚报》1968.8.7:“戴上了 黑三 髯口会影响他引吭高歌吗?”
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
髯口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黪、白三种,以区别角色的年龄。少数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黑红二色髯的。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
髯 [ rán ] 1. 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如 美髯。虬髯。白发苍髯。髯口(演戏用的假胡子)。 [更多解释]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
xū rán ruò shén
xū rán rú jǐ
měi rán gōng
zǐ rán rú jǐ
cāng rán rú jǐ
tuó bèi yáng rán
cháng rán zhǔ bù
hú rán láng
zī rán
yù rán
yī rán
shuāng rán
miăn kāi zūn kǒu
jiē kǒu zǒng xiàn
zòng kǒu
kǒu zī
kǒu zhuì tiān huā
shí zhuàn yī kǒu
zhuān kǒu
suí kǒu hú zhōu
xìn kǒu hú zhōu
zhù kǒu
zhì kǒu
kǒu zhī
答:髯口的拼音是:rán kǒu点击 图标播放髯口的发音。
答:髯口的意思是: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